“我家有郎初长成” —— 高压实业公司核心班组实体化建设初显成效
战役保供,高压实业展风采
2022年6月20日,500kV杨行站3号主变成功启动投运标志着高压实业公司承担的沪苏湖高铁宜华直流段迁改、500kV黄渡站改造以及华新、练塘年修等七项重大保供项目取得安全、防疫的双胜利。高压实业公司直面疫情、坚守阵地,3月14日起采取基地封闭管理方式确保应急抢修基干力量,4月6日起陆续召回93名自有人员进驻沪苏湖、黄渡、杨行等重大保供工程,最高峰投入施工人员达358名,采取工地封闭施工的方式,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市公司交付给我们的重任,努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国网宗旨,阐释了高压实业“召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企业精神。至6月21日杨行站施工人员撤离封闭现场整整100天,他们中有公司领导,有上海工匠、有首席技师、有来自公司送电、变电、继保、电试、消防各个专业班组的人员,也有公司机关部室支援一线的管理人员,其中21名近年新进公司的青年员工在这样战疫中尤为突出,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他们是2016年以来公司为解决“一线核心班组人力资源青黄不接”窘状而自行培养的技能技术力量。
直面困难,艰难破冰开新局
2010年主多分离后,产业单位人力资源补充渠道受到严重的影响,高压实业公司引以为自豪、保持专业技术领先地位的继保、电试等核心技术技能队伍面临前有未有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人才梯队出现青黄不接。“亟需解决一线班组人力资源补充问题”始终是每次职代会的第一职工提案,每一次召开退休职工欢送会,老师傅们忧心忡忡,担心通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创立的“金字招牌”要失去传承。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高压实业公司技术立身的基础,经公司几年论证、走访调研兄弟单位,充分吸取教训和成功经验,2016年6月,公司办公会审定颁布“社会化用工补充一线核心班组人力资源纲要”并着手实施,当年9月与上海电力工业学校签订26名应届生为期定向培养一年的实习协议,以后年度又根据国网公司“十二项配套政策”要求进一步优化方案,并将应届生招聘扩展至上海电子信息工业学院等大专院校。
六年磨砺,小荷已露尖尖角
截止2022年6月,在册应届生培养的自有人员58名、平均年龄21.6周岁,全部充实在继保、电试、电缆、消防维护四个一线核心专业班组。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高压实业公司继保、电试等核心班组专业技术品牌得到有效传承,青黄不接的局面基本打开,有效缓解一线安全生产承载能力。在这六年中,我们坚持以规范聚人心,以制度促进步。制定社会化用工从招聘录用、薪酬激励、培养晋升和劳动关系等一系列规定,明确了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保障青年员工的权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努力争先的向上精神。我们坚持以育人为抓手,以成才为目标。采取与电编员工同等的培育方式,从职业规划,个人进步等各方面着力,同时公司传承传统,开展多元化的“传帮带”工作,为每个青年员工配备从上海工匠、国网专家、技能大师等优秀人才为主的专职师傅授业解惑,并为新员工提供技能考核鉴定的渠道,鼓励和引导进一步提升文化和技术水平。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师傅们的精心教导下,青年员工快速成长,逐步成为公司各专业的有益补充。我们坚持以搭建平台为举措、以实战能力提升为导向。公司结合日常培训,以每六个月未周期按专业组织考核评定,检验阶段培训成效,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期“实业新生代”技术论坛,分享技术能力成长经验,促进专业融合。主动将青年员工推荐参加行业竞赛比武,在更高的舞台展示个人的才能。2018届进入公司的朱浩、顾敏迪二位青年员工在2020年上海电力行业电气试验、继电保护专业比武竞赛中分获个人二等奖和优秀个人的好成绩,赢得业内外专家一致好评。截止目前,2021年前招聘录用的青年员工都具备了中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其中17名责任心强,技术进步快,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员工已担任了工作票负责人。我们坚持以工程炼人为手段,以塑造人才为目标。我们在各项重点工程中放手使用青年员工,助力他们快速成长,在本次“战疫保供”战斗中,杨行站青年员工勇挑重担,在专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全过程封闭在施工现场,穿大白、睡集装箱,挑灯夜战,为公司全面完成“战役保供”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高压实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和传承好技术立身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擦亮“做精做优做强高压专业改修维领域业务” 的企业名片。